近日,我校多支科技特派員團隊赴五十三團金胡楊鎮開展畜牧養殖服務指導。
在四連沙漠金胡楊養殖專業合作社,孫志華、趙天藝等人畜共患病致病機制與防控研究、牛羊高效養殖與疫病防控綜合技術服務團隊4人,通過查看牛羊草料、疫苗接種、驅蟲、藥品使用等情況,針對牛羊繁殖育種、免疫程序、疾病防治,分別提出了科學養殖的方案和建議。對飼草料單一、流產率高、配種率低等問題進行科學指導和診治,并從圈舍環境、犢畜保育、營養管理、疾病預防治療等方面展開現場培訓。
同時,服務團隊一行還對轄區內其他牛羊養殖企業、合作社以及散養戶進行調研指導。在團鎮一連、二連養殖圈舍,服務團隊對牛羊的飼養管理、過量棉殼飼喂、肉羊呼吸道疾病防控等問題進行了技術指導,現場對部分羊病進行了診斷治療,受到當地群眾的熱情歡迎。
蔣松、喬彥杰團隊一行5人,詳細查看了五十三團四連養殖場的防疫室、牛羊圈舍、無害化處理裝置、藥浴池及青貯飼料池等,現場為養殖戶講授了育肥牛羊飼養及牛羊繁殖注意事項,講授了布病、結核綜合防控技術和牛常見高熱疾病鑒別診斷及治療措施。針對牛羊養殖密度、飼料拌合、疾病預防及防疫消殺設施設備改造提升等提出針對性指導意見和建議。在“羊鴿”立體養殖圈舍,蔣松詳細分析了羊鴿同圈的利弊,在肯定群眾因地制宜、多元增收發展模式的同時,就立體養殖下環境消殺、羊皮膚病防治等方面潛在的隱患提出了預防措施和建議。
四連金胡楊養殖合作社負責人艾尼萬·艾拉說:“石河子大學科技特派員經驗豐富,一眼就看出了我們在畜牧養殖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們將認真采納各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補足短板,最大限度降低養殖風險”。
駐連“訪惠聚”工作隊隊長杜文軍表示,鼓勵和支持群眾發展特色養殖業,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和有力舉措。后期,工作隊將同科技特派員團隊進一步溝通,建立長效跟蹤指導幫扶機制,堅持科學養殖和群眾需求導向,針對性加大防疫、飼草加工等技術培訓指導。
據悉,年初至今,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科技特派員團隊已4次赴五十三團開展畜牧養殖服務和技術指導。各團隊通過現場查看、采樣分析、同養殖戶面對面交流,分別從衛生防疫、科學養殖、飼草加工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建議方案,引導群眾健全飼草料種植、加工、供應長效機制,鼓勵群眾在種養結合中實現過腹還田的循環發展模式,推進棉花、小麥、玉米秸稈和牲畜糞污的資源化有效利用。同時,科技培訓服務極大地增強了群眾由零散養殖向集中、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轉變的信心,積極助力團鎮連隊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幫助群眾通過養殖增收致富。
(供稿:王久龍、杜文軍、周智)